前阵子去参加企业家饭局,发现个有趣现象:饭桌上真正的大佬都在聊历史周期律,而暴发户们忙着炫耀名表豪车。
有个做私募的朋友一针见血:'读透历史的人,早就在为下一个经济周期布局了。'
这话让我想起十年前啃《资治通鉴》的日子。
当时在国企坐冷板凳,每天雷打不动读3小时,硬是把294卷翻烂。
有同事笑我:'读这些死人骨头能涨工资?'
结果三年后企业改制,我精准抓住机会跳槽到风口行业,工资翻了五倍——那些帝王将相的权谋智慧,竟成了我职场突围的暗器。
读史最狠的当属我认识的一位私募大佬。
他把《明史》拆解成Excel表格,每个历史事件标注时间轴、利益链、人性动机。
去年精准预判某行业政策转向,提前三个月布局,单笔获利过亿。
他说:'历史不是故事会,是人性博弈的沙盘推演'。
图片
藏在书页里的'情绪调节密码'前年经历事业低谷,整夜失眠时翻开了余华的《活着》。
看到福贵牵着老牛在田埂上唱山歌那段,突然泪崩——原来苦难从来不是用来战胜的,而是用来相处的。
这种顿悟比任何心理医生都管用。
现在遇到糟心事就翻《庄子》,读'子非鱼安知鱼之乐'时会心一笑。
神经科学证实,阅读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,效果堪比轻度运动。
有次在机场遭遇航班取消,旁人急得跳脚,我掏出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,三小时后竟收到200%赔偿——原来读书真能赚钱。
图片
比成功学更狠的'现实生存术'去年帮表弟修改简历,发现这孩子把'熟读《原则》'写在技能栏。
我当场撕掉:'达利欧要是知道你把他的书当装饰品,能气活过来。'
后来带他精读《沧浪之水》,划重点分析池大为送礼的12个细节。
三个月后他拿下大厂offer,跟我说:'原来书里早写了职场潜规则,只是没人教我读'。
有个做直播的朋友更绝。
她把《红楼梦》当销售话术教材:王熙凤的捧杀话术、探春的危机公关、刘姥姥的破圈营销...去年双十一带货破千万,客户都说'在她直播间买东西像看连续剧'。
图片
警惕读书人的'认知陷阱'但读书真不是万能解药。
有段时间我沉迷《传习录》,天天念叨'知行合一',结果项目黄了才醒悟:王阳明剿匪时可没耽误练兵!
后来学曾国藩'结硬寨打呆仗',把读书时间砍半,业绩反而翻番。
见过最惨的案例是某海归博士。通读《国富论》却看不懂购房合同,被中介坑走50万定金。
他导师痛心疾首:'你把亚当·斯密当上帝,却不肯下楼和保安聊聊天'。
给年轻人的'反套路读书法'1. '吃火锅式阅读':专业书当主菜(毛选看矛盾论),历史书是滋补汤底(《万历十五年》),文学书当解腻酸梅汤(余华+王小波)
2. '打游戏式笔记':把知识点编成技能树,《史记》是主线任务,《盐铁论》是隐藏副本
3. '渣男式选书':经济学'撩'《牛奶可乐经济学》,哲学'泡'《西西弗神话》,别死磕《纯粹理性批判》
4. '菜市场式应用':读《定位》就去分析奶茶店招牌,看《乌合之众》就拆解直播弹幕
去年在敦煌看壁画,导游说颜料配方早已失传。
但我在《天工开物》里找到记载,现场复刻出青金石颜料——1600年前的色彩在掌心复活那刻,突然懂了什么叫'文化DNA'。
读书真正的魔力,不是让你变成移动硬盘,而是成为文明的接生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